关于蓝狮娱乐

你的位置:蓝狮娱乐 > 关于蓝狮娱乐 > 08年毛主席儿媳邵华逝世,临终前嘱咐毛新宇:你父亲在哪我就去哪


08年毛主席儿媳邵华逝世,临终前嘱咐毛新宇:你父亲在哪我就去哪

发布日期:2024-07-11 20:27    点击次数:58

前言

2008年6月24日,邵华因乳腺癌扩散逝世,享年69岁,她是在丈夫毛岸青去世一年后,也紧跟着随之离开了人世。

邵华是毛主席的儿媳,毛岸青的妻子,而且她还是毛岸英的妻妹,邵华和毛岸青在1960年结婚,他们相识相知半个多世纪,又携手走过四十年的风雨,也为毛家留下了后代。

韶华临终前,她嘱咐儿子毛新宇:“你父亲在哪我就去哪儿。”毛新宇含泪答应: “妈妈,我一定遵循您的遗愿。”

作为新中国仅仅有的十五位女将军之一,邵华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,她为何临终前要嘱咐毛新宇毛岸青在哪里她就要去哪里呢?为何邵华会有这样的遗愿呢?

毛主席严格教育邵华

1947年,毛岸青同贺子珍一道回到哈尔滨,毛主席知道后,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,马上给大儿子毛岸英写信,说道:

“告诉你,永寿回来了,到了哈尔滨,要学习中文,我已经同意,这个孩子很久不见,我想看到他。”

不久,毛主席就将毛岸青接到了自己的身边。

新中国成立初期,毛岸青被分配到中宣部马列主义著作编译从事翻译工作,一直到1950年11月25日,哥哥毛岸英不幸牺牲的消息传来。

毛岸青不能承受这一打击,旧病复发,再也无法坚持正常的工作,毛主席见状立即将他接到自己的身旁,进行治疗,但是病情未见好转。

在专家的建议下,毛主席将他送到苏联,在苏联毛主席十分牵挂毛岸青,多次去信询问,安慰他。

1955年,毛岸青提出希望可以回国,并通过刘思齐带给爸爸毛主席一封信,毛主席看过后,立即同意了毛岸青的请求。

之后,毛岸青便回到国内转往大连疗养,他的病情也渐渐有所好转,在1957年,毛主席视察青岛,还特意到大连看望毛岸青,父子二人亲切地交谈,毛主席也祝福毛岸青好好疗养。

1960年,毛岸青病情渐渐好转,开始与嫂子刘思齐的妹妹邵华谈恋爱。

邵华是刘思齐同母异父的妹妹,新中国成立后,妈妈张文秋特别忙碌,顾不上考虑邵华上学的问题。

刘思齐和毛岸英结婚后,毛岸青便成了邵华家的常客,邵华的母亲对毛岸青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,特殊的家庭背景也让邵华经常见到毛主席。

那时,刚十岁的邵华经常跟随刘思齐和毛岸英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,毛主席尽管国事缠身,却经常关心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学习情况,这引起了邵华对学习的强烈向往。

一天,她热情地对毛主席说:

“毛伯伯,我也要上学”,

毛主席亲切地说:

“好孩子,你想学习,这件事我让秘书同志来帮你办。”

邵华非常感谢毛主席,之后邵华就被安排在育英小学上学。

1959年,邵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邵华喜爱文学,而毛主席一生最大的爱好也是读书,从少将到老年,孜孜不倦,始终如一。

他不仅自己喜欢读书,也非常关心儿女们的读书情况,经常对他们严格要求,和他们一起交流文学,毛主席也经常和邵华一起研究文学作品。

为此毛主席经常教导邵华:

“学习要讲究科学的方法”,

一次,邵华的中国通史考试取得不错的成绩,兴冲冲第一时间跑来告诉毛主席,毛主席说:

“那我考考你的刘邦和项羽兴衰的原因。”

邵华按照课本的内容回答了一遍,毛主席听后却批评道:

“你这是死记硬背,算是知道点皮毛,没有很好地理解”,

毛主席之后说道,学历史要多读史料,多思考,就能把“为什么”都说清楚,这一课才算是学好了,毛主席的这一席话,让邵华受益匪浅。

几十年后,邵华回忆起与毛主席相处的情景仍然非常动情,她说:

“在我们面前,他是一位慈父,我们平时都住在学校里面,所以经常与他见面,父亲非常慈祥。”

邵华还提到毛主席对他们的学习也是非常关心,他不注重表面的“满堂红”,而是引导我们应该注意力放在将来需要或者是爱好上面去,有更深层次的追求,他就是这样来引导启发我们的。

喜结连理,再续“亲”缘

邵华虽然是毛家的亲戚,但是和毛岸青素未谋面,他很想见见这位年长的大哥哥,自从毛岸英牺牲后,张文秋又有意与毛主席再续亲缘,所以她原则邵华放寒假之际带女儿到大连休养,此行多少带一点“相亲”色彩。

毛岸青一进屋便看到张文秋,他们互相握手问候,接着,张文秋向毛岸青介绍女儿邵华,毛岸青顿时对青春洋溢的邵华产生好感,毛岸青害羞道:

“你是邵华妹妹吧,你好啊!”

而邵华也是向毛岸青握手:

“岸青大哥,你好啊!”

张文秋和市委领导看见俩人侃侃而谈,也高兴说道:

“很久没见岸青这么高兴了,看来他和邵华挺合得来啊!”

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,毛岸青和邵华从客厅里有说有笑地走出来,邵华在大连只待了十来天,就匆匆赶回北京上学,她和毛岸青道别时,俩人都依依不舍。

等到邵华走后,市委领导兴奋地与张文秋说:

“太好了,这门亲事,毛主席肯定同意,咱们一定千方百计做好工作,争取尽早促成这门婚姻。”

遵循市委领导的明确指示,张世保迅速行动起来,为就读于北京大学的邵华精心安排了临时转学的手续,让她得以顺利插班至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,这里学习比较宽松,邵华可以腾出空余时间和毛岸青相处。

得知毛岸青和邵华谈恋爱,毛主席非常关心他们的终身大事,他给在大连休养的毛岸青写信。

信中提起了他和邵华的感情,毛主席在信中没有以“指示”的口吻教导儿子该如何如何,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商量口气,问道:

“听说你同邵华通了许多信,是不是?你们是否有恋爱的意思?”

毛主席还特别提起邵华是个好孩子,可以同她好好谈一谈,毛主席非常民主,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。

在信的结尾,毛主席不忘帮助毛岸青治疗大连市委同志和医疗组织各位同志们:“一定要表示感谢,他们对你是很关怀的,很尽力的”,叫儿子将他的这封信,给他们看一看,表达谢意。

其实在这之前,毛主席就试探问过毛岸青:

“你对你嫂子的胞妹,可有何想法”?

毛主席的这一问,正合毛岸青的意,其实毛岸青对邵华心仪已久,只是因为自己一直在外地养病,身体与心灵皆受束缚,未曾有勇气直接向邵华吐露心声,只是他曾在哥哥毛岸英面前袒露过心声:

“若我寻觅伴侣,愿得嫂妹邵华,共度此生。”

如今毛主席主动提出这个想法,毛岸青非常高兴,此后,他主动给邵华写信,交流思想,探讨人生,邵华也不停地给毛岸青回信,沟通感情,共建友谊,慢慢地毛岸青的病情也大为好转,并且主动提出离开疗养院。

之后,在毛主席的关心下他们在这一年在大连喜结连理,毛岸青身着藏蓝色中山装,邵华身穿鹅黄色连衣裙,当两人相拥走进婚礼大厅时,全体来宾热烈鼓掌,向这对幸福的新人祝福。

婚礼由中共大连市委第一书记郭述亲自主持,邵华代表毛岸青讲话,她说:

“我和岸青真诚相爱,我们的结合只是爱情漫长旅途的开始,生活的路途有阳光也有风云,但只要我们互爱互助,就一定能克服困难,创造美好未来。”

邵华的一席话,赢得在场的热烈掌声,此时的毛岸青三十七岁,邵华二十二岁毛主席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。

1962年的春天,在大连结婚后的毛岸青与邵华双双回到北京,毛主席见到他们风趣地说:

“新媳妇总该去认认家门,让外婆和亲友们都看看嘛!”

毛主席还嘱咐给杨开慧扫扫墓。

按照毛主席的指示,毛岸青与邵华回到长沙板仓杨开慧的墓前祭拜,并且看望了90岁高龄的外婆向振熙老人。

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,眼睛里闪着慈祥的亮光,她一手拉着毛岸青,一手拉着邵华,端详来端详去,总是舍不得松手,眼里渐渐盈满了泪花,杨开智舅舅和李崇德舅妈也向他们问长问短,嘘寒问暖,他们也转达了毛主席对大家的问候和关心,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欢聚中。

邵华虽然比毛岸青小15岁,但是在生活上她却像一个大姐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和体贴毛岸青,毛岸青有健忘症,自理能力也差。

每次出门,邵华都要帮他穿戴整理一番,带上他所需的各种物品,毛岸青出汗了,邵华为他递毛巾擦汗,天冷了,为他添加衣物,有时毛岸青突然思绪混乱,邵华便即时提醒他,邵华的贤惠和豁达赢得工作人员的敬佩和称赞。

婚后的邵华,并不安心做一个家庭主妇,她征求毛主席的同意后,仍然回到北京大学继续读书,但是,由于她拖课太多,压力非常大,她病倒了。

一天,邵华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焦虑,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,毛主席看后回信安慰她,信中写道:

“你要好生养病,立志奔前程,女儿气要少一些,加一点男儿气,为社会做一番事业,企予望之,另外《上邪》一篇,要多读,余不尽。”

邵华读了毛主席给她写的信,备受鼓舞和感动,经过调养,她的精神大振,按照毛主席的话,她积极治病,继续学业,日常闲暇治愈,对丈夫温柔体贴,关怀备至,1965年,邵华终于在从北大毕业了。

1970年,毛新宇的出生,给邵华一家带来了极大的温馨和甜蜜……..

临终嘱咐毛新宇

毛新宇是毛主席唯一的孙子,毛主席亲自为他起名为“新宇”,寄托了他对自己的孙子和自己的祖国一样美好的愿望。

毛岸青一家三口,各人有各人的爱好,在看电视上他们常常有冲突,音乐节目和英语讲座是毛岸青的保留节目,邵华喜欢文体活动,爱看足球和“体育之窗”,儿子毛新宇却爱看京剧。

毛新宇上中学时住校,一星期只回来家一次,一个周末,正好遇上中国女排赛,邵华真的很想看,可是毛岸青却笑着说:

“算了,儿子难得回来一次,我们俩都不要争了,就让他看京戏好了!”

1976年9月,爷爷毛主席与世长辞,那时的毛新宇才六岁,心里很是悲痛,之后每逢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,毛岸青,邵华就会带着毛新宇前往“毛主席纪念堂”悼念,风雪无阻,从不间断,在肃穆的大厅里,他们恭敬地将精美的花篮摆在毛主席的坐像前,深深地鞠躬,静静地默哀。

然后,三人搀扶着,一起来到水晶棺室,瞻仰毛主席的遗容,每当此时,邵华总是想起毛主席与她谈论诗文的情景,殷切的教导让毛新宇情不自禁热泪盈眶。

邵华还陪同毛岸青去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家乡,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,追寻父母早年革命活动的足迹,缅怀他们为革命献身的光辉业绩。

1990年是杨开慧烈士牺牲六十周年,而11月16日也是杨开慧烈士诞生的日子。

因此在1990年11月5日,毛岸青和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回到长沙,住在榕园宾馆,准备第二天回板仓祭奠妈妈 的陵墓。

第二天,秋雨犀利,毛岸青全家冒雨驱车回到板仓,走进杨开慧纪念馆,毛岸青在两张照片前停住了,一张是杨开慧抱着他,端坐在一把椅子上,另一张是他和哥哥毛岸英在苏联学习时的合影照,这两张照片虽然见过很多次,但每次都要勾起他深沉的回忆,他又想起了开慧妈妈,岸英哥哥。

之后,走进杨开慧的卧室,讲解员对毛岸青说::

“这是你小时候,和爸爸妈妈住的房子,睡得床铺。”

毛岸青点点头,这时,邵华指着床铺开玩笑地说:“岸青,说不定那时候你还尿床呢!”大家忍不住都笑了。

而此时的毛新宇,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念书,毛新宇方正的脸盘,宽阔的额头,英俊的眉宇金额魁梧的身材,与爷爷毛主席很有几分相似,非常引人注目。

每次回到搬仓,除了要上山祭拜养家的祖坟,他还喜欢跟这里的父老乡亲唠家常,他们还在新落成的杨开慧雕塑前敬献了花圈,花圈的缎带上写着:

“亲爱的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。”

离开板仓的时候到了,毛岸青夫妇望着杨开慧塑像,心中默默说道:

“妈妈,再见了,明年我们再来看您。”

后来,邵华和毛岸青回来后,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主席,学习毛主席,邵华夫妇主编了大型丛书《中国出了个毛泽东》。

为此,他们俩曾走访了十几个省份,收集资料,采访故人,尤其是毛主席曾经学习,工作,战斗过的旧址,故居,他们几乎走遍了。

而且还带着儿子毛新宇重走长征路,到革命老区,工厂,农村调研,并且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的儿童,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1995年,邵华又策划拍摄了向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献礼的影片《杨开慧》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邵华和毛岸青携儿子毛新宇走访深圳,珠海特区,参观沿海城市,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,为党领导下的四个现代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兴奋不已。

毛岸青和邵华的晚年生活一直相亲相爱,居住在北京的市郊,过着平静的生活,邵华仍然保持着摄影的爱好,邵华的知名度很高,几乎家喻户晓,1995年7月28日,身为军事科学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的邵华,被授予少将军衔,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。

2002年2月,邵华退出军政一线的领导岗位,享受正军职的待遇,2006年9月,在毛主席逝世三十周年之际,毛岸青和妻子邵华共同撰写了纪念文章《彩云长在有新天》中,他们写下这样一段话:

“转眼间,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多年,回想在一起生活的岁月里,我们亲身领略了长辈的慈爱和师长般的关怀,离开您的日子,我们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法弥补的遗憾。”

2007年3月23日,毛岸青因病在北京逝世,终年84岁,第二年,邵华也离开人世,享年69岁,临终前,她将毛新宇叫到跟前,深情地嘱咐道:

“你父亲在哪,我就去哪,我死后一定要和你爸爸合葬在搬仓陪伴着杨开慧妈妈。”毛新宇听后含泪应允:“妈妈,我一定遵循您的遗愿望。”

邵华逝世后,在她的葬礼上,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行,邵华深受老百姓的爱戴,人们都评价她为:

“她是深受人民认可和尊敬党员同志。”

2008年12月21日,毛岸青和邵华的骨灰,在毛新宇一家的护送下,由北京转移到板仓杨开慧烈士陵园,在骨灰的安葬仪式上,毛新宇失声痛哭,她说:

“我终于完成了爸爸妈妈的遗愿。”

毛岸青和邵华与杨开慧紧紧相依,长眠于板仓这块红色土地……..

而毛新宇也没有辜负爷爷,父母对他的期望,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工作中,都非常注意扎扎实实做人,勤勤恳恳做事,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,有抱负,有追求的当代青年。



上一篇:蒋介石的军事能力到底行不行?白崇禧评价:就是一个步兵排长
下一篇:T出来才是真王牌: 王中之王西班牙缔造传奇, 赞助商TCL再添一冠

Powered by 蓝狮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